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绿融科技张涵:发展绿色金融需精准量化碳减排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子硕 百万亿投资需求激增,绿色金融科技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央行11月8日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子硕

百万亿投资需求激增,绿色金融科技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央行11月8日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这是央行首次推出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精准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共识,绿色金融迎来重要发展契机。9月25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按2018年不变价计算,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未来三十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487万亿元。

投资需要评估。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不过,碳减排量核算体系尚未明确,而生态环境部也暂未明确专业机构名单和相关验证资质。第三方评估机构如何量化、评估绿色项目的碳减排量,如何将碳排放量金融化?为此,时代周报专访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绿融(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绿融科技”)总经理张涵。

绿融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首家绿色金融科技服务商,致力于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供绿色金融与碳中和解决方案。目前,绿融科技正为南方电网、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企业提供绿色金融、碳中和相关数字技术服务。

“碳减排”如何与金融结合?

绿色金融产品范围广泛,覆盖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股票、绿色投资基金、绿色担保和碳信用,以及绿色保险、租赁和金融衍生品,还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双边和多边气候资金。碳减排大背景下,金融业务如何展开?

张涵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目前金融机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实事求是地做好碳核算,二是如何真正发挥绿色金融的“影响力”与“额外性”。“以规模最大的绿色信贷来说,绿色信贷是服务绿色发展的信贷,一笔贷款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数值需要科学、精确地计量,这就是央行等监管一直强调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张涵表示,这也与国际国内碳市场所通行的MRV原则(Monitoring监测、Reporting报告与Verification核查)不谋而合。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碳减排支持工具只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央行定调该货币工具的“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定位,对所有绿色金融工具都有启示意义。这意味着,要做好碳核算,金融机构需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利用数字评估系统解决企业碳排放量的测算问题。

评估机构根据不同场景研发服务债券、融资租赁与信贷等金融产品的评估认证及碳核算工具、平台,以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碳核算效率,使成本显著下降。“比如我们建立数字化的‘碳-绿色金融'信用模式,替代人工碳核算,以应对人工认证低效高价、道德风险、标准性差等顽疾,解决绿色金融产品的碳核算问题。”张涵说。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绿融科技研发出绿色金融智能评估认证系统“绿色金融共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可追溯等技术特性构建金融信用体系;同时发挥区块链共识机制作用,结合大数据应用,以实现绿色金融产品的智能化认证与ESG风险管理。

“绿色金融共识”属于智能数字化认证与量化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手段确保相关信息、数据的真实、高效、不可纂改、可追溯并规避道德风险;同时,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半自动化认证,从而构建高效、低成本的碳中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科技是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比如,科技公司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基于碳属性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模型,并将碳属性评估嵌入到各类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过程。

绿融科技与浦发银行合作推出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基于区块链提供的认证信用基础,设立与碳减排量挂钩的差异化利率机制,信贷申请方光伏发电企业减排量越大,享受的利率也将更低。金融机构利用利率杠杆形成激励机制,推动企业减排。

绿色金融要充分发挥效力,就要创设与绿色属性、环境效益挂钩的金融定价机制,把环境因素纳入金融投资决策。“利用金融手段正向引导企业重视环境效益,构建影响力,这就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张涵认为,金融机构支持绿色项目的信贷必须体现差异,“如果没有差异,绿色信贷就没有‘影响力'或‘额外性'。”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网址: http://www.zgkjxx.cn/zonghexinwen/2021/1216/2535.html



上一篇:减持行为构成敏感期交易,赛意信息(300687.SZ)董事
下一篇:东莞科技企业展厅设计需要遵循的四大要点

中国科技信息投稿 | 中国科技信息编辑部| 中国科技信息版面费 | 中国科技信息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信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